11 Apr 2006 濕地駕駛Maximize II - 知識技術
資料整理:Dave
實驗內容是在乾地和濕地中通過相同的彎道,實驗的第一部份是先以超過240km/h的高速進入制動點,然後量度制動時在不同距離的速度變化。
實驗第二部份是量度電單車通過彎道時車身傾斜的角度。第三部份是量度出彎的速度,看看開油門的差距。三組分別在乾地和濕地所收集到的數據,會放在一起分析比較。
在濕地中駕駛電單車,入彎前的速度要比在乾地慢9%,但在濕地中需要的制動效益比起在乾地要多加5%。在是項實驗中可以說明,在濕地中制動,只要方法正確,其實是不用擔心路面與輪胎之間沒有足夠的摩擦力。不過要在濕地中施予更大的制動力之前,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
1) 制動時車身要盡量保持垂直。 2) 施予制動時,力度要更漸進和柔順(squeeze)。請重看上圖,濕地的藍線比乾地的紅線更平滑。
在濕地中,因為車身傾斜角度較乾地少,所以開油時的顧累其實沒有想像中多。關鍵是早一點開油門,但開油的幅度較少(此時和乾地速度的差距是20%),等到車身回復垂直後,開油的幅度便可以和乾地一樣(和乾地速度的差距收窄至13%)。
專業車手在濕地中駕駛的速度下跌了20%,並不代表每人都可以照辦煮碗。駕駛技術水平越低,乾濕地的差別越大。為安全計,在馬路上駕駛,差別應最少擴大至30%或以上。
有關濕地駕駛技巧和車輛調較,請重溫<<濕地駕駛Max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