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Jan 2003 Yamaha 03 YZF-R6 新車概念

 

Production:  Glenn De Santo / Dave

與時並進
新車的引擎,車架,供油系統和外型線條都有重大改動。事實上自98年第一代YZF-R6推出以來,都只是face-lift改版。雖然600 SuperSport的規格裝備競賽戰是由R6一手挑起,並能一直保持領先位置,但面對近年,尤其是03年的強敵環伺,Yamaha必需推出全面更新的方案,方能有機會在600SS級繼續保持領先位置。
媲美廠車R7的強化全新車架
Delta III車架、尾搖臂、五柱式輪框、引擎盤頂和曲軸均採用CF新科技(Controled Filling ally die-casting Technology)鋁合金電腦印模鍛造技術製造。該技術能製造更複雜的外型,並同時準確地控制車架的厚度,讓受力支點厚一點。最重要是能有效減少氣泡形成,利用電腦感應器控制模件內不同部份的吸力,讓鋁合金更準確和更快速地被注入模具內,令注模時間可以縮短了五倍之多,所以溫度控制更佳,令製成品的密度和剛性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幅改善。

新車架的橫向剛性增強50%,為600級中最強,足以和R7相比,但重量卻減輕。舊車架的焊接點多達16處,但新車架只需兩點焊接。襯以啞黑惡相,單是這點足以收回票價有餘。

短小精悍
1380mm軸距維持不變,但尾搖臂支點向前移了10mm,曲軸長度由96mm縮短至86mm代表尾搖臂增長了10mm至575.5mm,減少尾輪跳動的幅度,提供更佳的循軌性能。尾搖臂連接車架的支點部件也由鋼料改為鍛造鋁合金製造,更輕更硬。

轉向幾何方面,43mm套管前叉重量減量了,off-set角度由40mm減至35mm,令到拖曳距由81mm增加5mm至86mm。24°前傾角則維持不變,整體表現是無損操控靈敏但卻能增加穩定。

90%換心大手術
引擎缸徑、行程和壓縮比都維持不變,但內部零件90%屬全新部品。活塞由以往的鑄造改為鍛造,更強更輕。38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採用和02 R1一樣的「吸索式」設計,是結合電子燃油噴注和傳統化油器的大成設計,提供順滑的動力表現。

凸輪軸做得更尖,活門開啟由7.8mm增至8.2mm。閥門間重疊時間較少,配合增大了的Ram-Air入風口,風盒容量也增加了0.3公升。令新R6的馬力更豐厚更澎湃,馬力增加3hp至123hp/13,000rpm的境界,扭力也增加了約0.55kg-m至6.78kg-m。所以水冷系統也必需增強30%以作配合。排氣喉內置新催化裝置,採用大量鈦合金作材料,所以重量也輕了1kg。

全新錶板增加了R1的轉波提示燈。新車總乾重減輕了接近7kg至162kg乾重。新車並設有類似Honda HISS的晶片防盜系統,名為YISS。內置在匙圈和車匙的兩塊晶片只會在相互確認身份後才會啟動點火系統。

 
新車細節 / DETAILS 試騎感受 / FIRST RIDE 規格表 / SPECIF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