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Feb 2002 Yamaha 2002 YZF-R1 本地試騎

 
第一代YZF-R1在1998年推出,以600級身驅藏著1000級引擎作賣點,緊湊的車身結構,配合輕巧的操控反應,超級跑車的定義又再改寫。曾雄霸一時的CBR900RR馬上彈開,當年R1的風頭一時無倆。

但世界輪流轉,其後鈴木的GSX-R1000再度把車迷的心扯走。在良性競爭下,Yamaha在01年9月宣佈推出全新的YZF-R1,引擎改動部份包括進氣/排氣系,供油系統改用電子燃油噴注,車架起用第三代DeltaBox車架,比起DeltaBox II剛性提高了30%。配合減磅偷輕和應用新賽車科技等的指定動作,致力再創造出另一個一公升級跑車的神話。

據廠方產品資料的說法,表示全新的R1是強調人車之間的溝通信任,包括提升油門的線性輸出,增強高速操控和鼓勵駕駛者更輕易地做出激烈的彎道動作。

動力改進
02年YZF-R1的引擎大致上沿用上一代引擎的998cc水冷直四5活瓣規格,但全新的電子燃油噴注系統中的進氣系起用了生產性電單車首度採用的吸式活塞設計,據說低轉時能維持最佳進氣量,在高轉時又能增強馬力的提升速度。其運作原理是利用一個懸浮狀態的活塞來控制進氣量,透過多個感應器,探測生風和水箱的溫度,大氣壓力,曲軸的位置,油門開啟角度和當時轉數後,微型電腦ECU會決定適當的供油量以利營做出最佳風油比例,令油門反應擁有傳統化油器的優點又有電子燃油噴注的準確表現。除此之外,引擎各部件都經過改良,致力提供一個更穩定耐用的動力心臟。

為改善高轉時進氣系會受到引擎熱力的影響,進氣導管採用了新設計,並縮短了30mm來改善低轉時的生風流量,風盒也由以往的盒狀改換成類似碟狀的設計。

為了穩定耐力性能,透過改動油冷腮片,水箱散熱柵及套管配套也經過重新設計,冷卻能力增強了20%。採用銥合金火咀也有利引擎在苛刻的環境中維持穩定的點火動作。
為了偷輕重量,死氣喉改用更輕量化的鈦金屬為材料能節省一公斤重量。為了更能配合電子燃油噴注系統,死氣喉由四出一模式改為四出二出一,拉直了喉管的彎位,並內藏雙杆式EXUP活閥設計來保留低轉夠扭力,高轉夠馬力的動力特性。
骨架改進
標誌著R1邁向新紀元的其中一位功臣,便是第三代Delta鋁合金車架,除了剛性提高了30%外,引擎接碼的位置提高了20mm來改良操控重心,加速轉向反應。
副車架也可以分離,方便更換尾避震。車架外壁厚度由3mm增厚至3.5mm,鵝頸及各處接合位都作出補強改良,並以啞黑色作為標記。
車款說明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