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TM 1290 SUPER ADVENTURE S
ACC自動定速定距巡航系統
究竟掂唔掂?認唔認到電單車?
暫時全世界只有三架車有ACC

繼Ducati 2021 Multistrada V4和BMW R1250 RT有Bosch開發的ACC之後,2021 1290 Super
Adventure S也能夠按照前車距離,自動調節前車距離的Adaptive Cruise
Control系統。ACC的啟動要求,無論是BMW、KTM或是Ducati,車速都必需達到30km/h以上才可以使用ACC,上限速度KTM是150km/h。

兩種速度變化模式

KTM
1290的ACC系統,可以調較加速和減速的特性,分為Comfort和Sport。顧名思義,Comfort以柔順為主,Sport係爽快有feel。老編當然選擇Sport模式啦。KTM的ACC有五個跟車距離設定,由Very
long > Long > Medium > Short > Very short。在香港的道路上應選擇那一個距離較佳呢?

五種跟車距離任你揀

在香港繁忙的道路上,即使調較至Very
Short也不會覺得太近,仍有兩秒安全距離。也有超車模式可以爬頭。當人手轉波或煞車時,ACC功能便會自動取消。留意KTM的ACC設定內有基本傳統定巡模式(CC
only),不會自動調節前車距離,車主可以有更多自主感受。

起初老編以為ACC只不過係花巧野,冇乜實用價值。點知試落先知係好野,預設好上限速度和跟車距離之後便唔使理,架車會自動因應前車速度而作出變化,電單車也可以在遠距離便被辨認到,ACC真的很神奇很好玩。除了令長途駕駛變得更舒服之外,也令到定速巡航這個功能,在香港的道路環境可以更經常性地使用。

|
 |
| |
防潛式前叉(需額外選購)

寶馬配有Telelever避震的車款,在煞車時頭擔不會下沉。好處時軸距不變,也讓頭輪可以在轉向時施以制動。KTM
1290 Super Adventure
S則採用Anti-Dive設定,當煞車時頭避震會自動加強預載力,防止頭叉下沉。雖然兩者設計完全不同,但效果相同。

KTM可以選擇On / Off

KTM的以電子調較頭叉預載力度的好處,是讓整套頭擔保持輕量化結構。駕駛者也可以選擇把Anti-Dive功能關閉,讓頭擔回復傳統電單車的感受。老編經過來回試驗之後,決定選擇把這功能關閉。

10級調較尾避震預載

把尾避震預載調較至0%,可以獲得最低座高,同時操控也不會變得太差。老編起初把預載調至50%,起初覺得沒有問題,但入滿電油之後,便發現重心過份前傾,人必需盡量坐前才可掌握車體重心。後來把預載調低至20%之後,便重新掌握車體重心了。

| |
長衝程避震不代表軟

2021 1290 Super Adventure
S避震的調較範圍相當闊,真的可以把避震由軟調至硬,也擁有上佳過濾表現,這是街車或跑車不能達到的境界。在長衝程避震的加持下,damping表現韌度十足。如果選擇Anti-Dive功能的話,更可以避免長衝程避震在急煞時把重心過份前移。

Auto / Comfort / Sport / Street
/ Offroad / Advanced

在香港路面,Sport mode比較硬,選擇Street
mode會比較舒適。如果有俾錢買Suspension Pro或最貴的Tech
Pack套餐,KTM容許你為避震作獨立精細調較。頭叉尾避震都有多段調較,

選擇Auto也可以顧少一瓣,專心駕駛

如果閣下係懶人,便揀Auto模式吧。KTM會自動按照當時車速和路況,自動調節最佳Damping和Auto
leveling。在新車到手樣樣都未摸熟的情況下,選擇Auto也可以顧少一瓣,專心駕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