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Suzuki GSX-R1000 L2 本地試騎 30 Mar 2012




如何從外表分辨 K9 和 L2?
2012年新GSX-R1000,年份代號是L2。新車的主要改良集中在引擎內部,所以新車外型仍沿用K9的設計。那我們如何快速分辨兩代不同作品呢?

最易看是車架顏色。K9用黑色車架,L2則追隨GSX-R750轉用藍色車架。其次是車尾死氣喉由海豚式雙喉從新變回單喉。L2鈴邊有貼紙, 頭輪單體徑向式制動卡鉗由黑色Tokico升級至金色Brembo作品。同時座墊的紋理較多,止滑力稍高。

不過新車不再附車附送尾seat蓋,要另外購買。兩側啡呤多了暗紋濺水花,而頭燈兩側的入氣位有少許改動,舊件唔適用。

Production: Alex / Jerry / Eddy / Dave
車輛提供:鈴木科研

大R始終是大R,賓至如歸,好用非常。
騎了10年各代大R跑車,早己習慣了GSX-R1000的engine聲音和長衝程的動力特性。一騎上大R L2,開油跑了一回,感覺仍是Suzuki大R的特性:較其他對手舒服,中低轉容易駕馭。慢車起圍時動力發放較為線性,慢車或塞車會較舒適。

事實上GSX-R1000的馬力無處不在,尤其在彎中我們不會要求更高馬力。而即使大R 1000自09年縮短了引擎衝程,它仍是日本同級跑車中引擎衝程最長的一員。

其實歷代大R的座姿也不算太激進,座位不算高,把手不是低和窄那一類,不會把上身重心過份傾注向前。如果要伏低身的話,只要坐後一點便可以舒適地把上身伏下。


引擎雖有多項改良,但在街上跑恕未能分辨
L2的改良主要集中在引擎內部如何可以減低機械阻力和動力流失,此外死氣喉、避震和制動都有修改。但請恕我未能找出K9和L2的分別。

原因有兩個,一是K9已是一臺非常好的跑車,要在一個水平如此高的前題下再追求改良,只會是寸進。第二個原因是在街道上行車,充其量只能發揮三成至五成功力。要體驗到新改良的好處,恐怕要到賽車場,把新舊兩車同場比併才可體驗到改良之處。
 

死氣喉和輪胎有進步
不過L2的單喉重量較輕和重心較低,算是比較容易感受到的分別。此外L2跟車輪胎採用石橋全新作品Hypersport S20新胎,當年K9舊車是用石橋BT-016。明顯地感覺到S20較016好,但如果去跑山路攻彎的話,S20便不及BT-003。
 
600 或 1000? 我還是揀1000
駕駛GSX-R1000其實比駕駛600級跑車更舒適,起碼不用keep高轉數。600跑車只在高轉有力,中低轉時得把聲。而且GSX-R1000不是近牙波箱,齒輪比率適合行街,以三波起步都冇問題。個人尤為欣賞新車轉用單喉,重量和重心都可以調低一點。


 












2012新車賣點逐個數

2012 GSX-R1000 L2比2009 GSX-R1000 K9輕了2kg。 油耗有更佳表現,新車較舊款慳油8%。



棄用雙出喉,回復四出二出一排氣系統,令到排氣喉更輕。尾喉變輕令重心更歸一,有利操控。 新喉內置SET回壓閥門(Suzuki Exhaust Tuning Valve),有助增強引擎在低轉表現,增強低扭輸出。



全新鍛造活塞重量更輕,比以前輕了11%,但剛性更高更耐用。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製作技術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用作減低泵壓損失pumping loss,汽缸壁側的透氣孔採用全新五角形代替長方形,令活塞更容易下降。



曲軸輪廓有修改,增強新車競賽的潛能。製作技術同樣地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燃燒室形狀有修改,令引擎壓縮比由12.8:1增加至12.9:1,用意增強低中轉表現。L2引擎在6000-7000rpm的表現明顯改善。
 

控制引擎閥門開合的挺桿邊沿做得更薄,每一隻減重2.5克。減重後可令挺桿操作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配合引擎轉數不停在變的負苛。



引擎管理模組ECM的調較,主攻四出一排氣喉的特性,提升油耗表現和令油門反應更為線性。
 

雙頭碟採用Brembo徑向單件式制動卡鉗,煞車碟採用Sunstar Engineering製品,重量更輕。



BPF大活塞口徑倒立前叉的避震特性經過修改,避震初段路行程較軟,為頭胎提供更佳抓地力,以配合新車輕了2kg後的需要。



頭尾輪胎都是全新製作,重量更輕。減低非懸掛重量,提升操控反應。合金輪圈有紅帶為記,並印上R logo。



座墊經過精心設計,換上高度止滑材料,人車更加合一。2012 L2的GSX-R logo更搶眼,代表著Suzuki精神的藍色也廣泛地應用到新車之上。










承繼K9強大優點:
受到SBK賽例所限,GSX-R1000 L2的排氣量雖然仍然維持在999cc。引擎和K9一樣,採用鈦合金活瓣和12孔燃油噴咀。構造緊密體積 小巧。缸徑及衝程分別是74.5mm和57.3mm,是超級oversquare設計。

當年K9的外型令人感到陌生, 事隔三年,看見L2的外型便覺得親切。現代跑車信奉短軸距、長搖臂的信念。L2承繼K9的發展方向,除了使用緊湊引擎之外,還有來自K9的雙翼樑合金車架。車架縮短的同時,尾搖臂卻增長來提高過彎尾輪的牽引性。在一減一加之下, 當年K9的軸距雖然比K8短了10mm,但仍然擁 有一個較長的尾搖臂。

速度感應的電子轉向釘把、銥合金火咀、汽缸壁塗上SCEM合成物來抗磨抗熱、單向逆滑式離合器、可調式腳踏等等 都是L2的標準配備。不過尾seat蓋便要額外購買。

GSX-R1000的倒立前叉使用Showa製作的BPF (Big Pistion Forks)設計。這種由耐力賽發展出來的避震技術,實戰能力毋庸置疑。新設定令避震可以承受更強的受壓力,而不影響回彈時油壓作用。效果是fork芯可以更順滑地向內縮,當入彎前減速,頭叉向入縮時,車身會較以往穩定,從而提升入彎的安定性。因為BPF結構較簡單,可以減少零細部件,令頭叉的重量得以減輕。尾避震也擁有高低速獨立調較功能。

新車同樣配備S-DMS Suzuki動力選擇模式,提供三種不同動力模式,令老中青三代人騎上GSX-R1000 L2,都可以更稱心更如意,享受高速運動的樂趣。
 


由01年K1開始,大R都是追隨著長衝程理念,在中低轉數能比其他直四跑車提供較豐厚的扭力。這設計不但親和性 更高,適合更多人容易使用,也可力抗V2機器的威脅。 雖然自K9開始衝程有所縮短,但低轉輸出仍比其他同級對手線性。





2012 Suzuki GSX-R1000 (L2) 規格表

引擎形式

四衝水冷DOHC 16活瓣並列4汽缸

缸徑 x 衝程

74.5 x 57.3 mm

壓縮比

12.9:1

總排氣量

999 cc

最高馬力

185ps / 12,000 rpm

最大扭力

11.89kg-m / 10,000rpm

車架形式

鋁合金框式雙翼樑

傳動系統

濕式多片6前速鏈傳動

燃油供應

44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前傾角( R)

23°50"

拖曳距(T)

98mm

左右舵角 27°

前懸掛系統

43mm倒立套管油壓前叉,全功能調較
120mm行程

後懸掛系統

單筒連桿式油壓避震, 高低速獨立調較
預載受壓回彈全功能調較,130mm行程

輪胎()

120/70 - ZR17

輪胎()

190/50 - ZR17

前掣動系統

2 x 310mm剎車碟
配Brembo徑向式一體化4活塞對向卡鉗

後掣動系統

220mm單碟配雙活塞卡鉗

x x

2045 x 705 x 1130mm

軸距

1405mm

最低離地距 130mm

座高

810mm

乾重 / 裝備重量 167kg / 203kg

油缸容量

17.5L